作者: 王富剛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7-15 09:22
中國菏澤網消息 (記者 王富剛 通訊員劉厚珉 )近日,單縣龍王廟鎮黃二樓村22座大棚里的羊肚菌頂著蜂窩狀“帽子”等待收獲,空氣中氤氳著迷人的馨香。“黨支部領辦,村集體管理,村民當股東,我們都跟著增收。”種植戶張禮松說。
黃二樓村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激發村集體經濟的“輸血”活力,村黨支部提升村干部干事創業能力和水平,經過實地考察、市場調研,結合本村實際,輪作羊肚菌、黃金菇、赤松茸,黨員干部先行先試,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為實現土地資源配置的物盡其用,為“己”所用,提升村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該村建設22座菌菇大棚,引進羊肚菌種植、黃金菇種植、赤松茸種植,發展“大棚經濟”,完善菌菇種植配套設施,實現菌菇集中連片發展,每棚收菌菇2000公斤。同時,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整合扶貧車間、閑置幼兒園及老宅院,打造菌菇生產基地,形成菌種培養、菌菇種植、菌棒生產、菌菇風干包裝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廢地”搖身一變成為菌菇延鏈補鏈強鏈的“寶地”。
該村下聯農戶,上接企業,蹚出“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新路徑,成立金絲園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動農戶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統一提供菌菇種子、技術扶持、進行加工和包裝,農戶只管踏實耕耘。通過外出招引,村黨支部領辦的金絲園種植專業合作社與康潤菌業公司簽訂種銷合作協議,發揮企業“洞察市場、牽線搭橋”的作用,按照市場需求,將菌菇進行分級分類分裝銷售,實行階梯式定價。
目前,該村黨支部已帶動70余戶村民種植菌菇,吸引18戶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就業村民年增收2萬元,村集體年增收40萬元,從經濟落后村發展成為經濟先進村,奏響“各盡其力心同向”的農業發展主旋律。
“我們在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按照比例拿出部分資金投入村集體公益事業,補齊民生短板,加強民生保障,優化基礎設施,讓群眾分享產業發展成果。”黃二樓村黨支部書記黃華說。